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政务信息

绘好幸福社区“同心圆” 市民政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城乡社区治理新模式

访问量:

城市治理重在基层、根在社区。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城市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近年来,南昌市民政局坚持党建引领,把创新城市社区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初步构建起党建引领、齐抓共管、群众参与、多方协商、共建共治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感。

基层治理是篇大文章。南昌市民政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城乡社区治理结出硕果,在全市打造了1个全国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实验区、10个国家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西湖区国贸阳光社区“4·10”工作法和青云谱区青峰社区“365”工作法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

做到“三个坚持”    唱好社区治理“主旋律”

坚持党建引领,织密社区治理组织网络。南昌市民政局开展了村(社区)固本强基七大行动,完善从市、区到网格、楼栋七个层级的治理体系,组建社区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等5441个,实现“组织进楼栋,服务在身边”;大力推动县区、街道、社区三级基层阵地资源整合,高标准建设了2000余个“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成立近100个党建联盟、党建街区和274个“红色驿站”,不断照亮服务群众的“盲区”,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坚持居民自治,激发社区治理原生动力。该局规定社区依法履职事项14项、依法协助事项45项、出具证明事项20项,明确社区工作者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等六项主要职责,让专职人干专职事;充分发挥民情恳谈会、民情理事会等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创新开展“幸福圆桌会”“有事来说”等自治协商新模式,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00余个,满意度达95%以上,稳步推进了进顺村、店前村、上罗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实验试点,打造了“古井夜话”等议事协商品牌;全面推进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助力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

坚持多元参与,完善社区治理协同机制。该局推动800多个机关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1700多个其他单位与社区共驻共建,3万多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开展志愿服务;创新社会组织培育管理体系,建立市县乡三级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南昌市财政为公益创投项目、社工和志愿服务项目投入2500余万元,建立健全“居民群众点单、社会力量接单、党委政府买单”的工作机制,全面激发“五社联动”活力。目前,南昌市共有3487个社会组织、3362名社工、90余万名志愿者、1900个志愿服务站点,打造了“崛美公益”“小桔灯”“心灵家园”等一批品牌社会组织。

抓好“三个优化”  筑牢社区治理“支撑点”

优化社区布局。按照“尊重实际、规模合理、管理顺畅”的要求,该局对全市116个社区实施优化调整,新增社区87个,批复社区工作者职数800余个;新增办公用房面积6万余平方米,平均办公用房面积近700平方米;全市3000户至5000户社区减少41个,1500户至3000户社区增加113个,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优化激励机制。该局积极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创建“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首次建立一人一档人事档案,打通社区工作者上升通道。近年来,南昌市从城乡社区工作者中定向招录126人为行政编、事业编,32人直接走上街道领导岗位;连续九年提高社区工作经费标准,每个社区每年从18.14万元提高至30万元;激励机制不断优化,进一步增强了岗位吸引力,社区工作者持有社工证人员达1226人,大专以上学历达80%,其中本科以上达30%。今年,南昌市将持续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岗位等级、晋升渠道、福利待遇、培训教育等管理机制。

优化服务设施。南昌市老城区老旧小区偏多,社区活动场所“先天不足”,急需改扩建。由南昌市委组织部牵头,民政、财政等多部门协同发力,采取“拨建补购租合”六项措施,对154个位置不集中、面积不达标、功能不健全的老旧小区用房进行集中改造升级,新增社区用房5万多平方米;对新楼盘成立社区,充分发挥前置审批作用,要求挂拍前有规划、交房时有场所,确保新设社区足额甚至超标准落实社区用房,在发展迅速的新城区有的社区用房达4400平方米。

聚焦“三项服务”  打造高效便捷“综合体”

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依托全市264个邻里中心,该局着力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养老、教育、医疗等需求,并通过召开民主协商会议、发放调查问卷、填写心愿墙等多种形式,掌握居民实际需求,打造了一批亲民化的社区食堂、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等衍生业态,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民、利民、惠民的“一站式”家门口服务。

推进“一窗式”公共服务。该局建成全市统一的事项管理系统,对全市2147项政务服务事项在“时间、环节、时限、材料”等核心要素上进行标准化编制,做到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事项“同颗粒细化、同标准办理”;在全市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推行“365天服务不打烊”错时延时服务,建立村(社区)干部轮流值班制度,打通全市14个政务服务自建系统数据,建成“四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政务服务入口,一网通办率达95.84%。

实施高标准民生服务。该局推进“幸福兜底工程”,有效实现了城乡低保标准统一,保障标准位居全省第一,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位居前列;平均每年投入5.6亿元,保障困难群众15.4万人次;完善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建立社会救助服务清单,为特殊群体提供照料护理、社会融入、心理疏导等暖心服务。推进“幸福颐养工程”,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为5000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持续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推进区域性养老院建设,打造18个嵌入式养老院;提升助餐、助医、助娱、助安等“四助”服务水平,擦亮“党建+农村养老服务”品牌,把农村颐养之家打造成党建基地、幸福家园;推进“幸福护幼工程”,建立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制度,打造了一批童心港湾、儿童之家等儿童活动阵地,建立了一支由2000余名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组成的专业服务队伍,为儿童提供兜底保障、教育帮扶、医疗资助、监护指导、情感关爱等全方位、多元化服务。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