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人大代表建议
关于南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161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日期: 2020-07-29   访问量:

余芳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不再让“小巷总理”频陷本领恐慌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社区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关于不再让“小巷总理”频陷本领恐慌的建议》中的提出的:“1、要进一步确保多元共治在基层起到实效,为自治力量在基层社区治理中有更加宽松的支持,干成事有多样帮手、解难题有专业智囊;2、针对基层社区干部的培训不仅要增加,更要结合社区干部的工作特点,采取案例研讨和交流等多样形式;3、逐步完善社区工作制度,让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造福治理末梢,让社区工作者有时间学习知识,更有时间互动总结经验。”的建议很好,目前,我局在社区治理中正在做此项工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治理,下发了《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拓展公共服务的基础工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不断创新和完善社区治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全市社区治理整体水平。

一、建立服务供给机制

一方面服务管理项目化。为破解城乡社区服务设施配置短板,推动社区服务水平的提档升级,南昌市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全面建设“1+5+X”社区邻里中心的服务供给模式,通过依托社区单元,建立1套综合保障体系,配置社区邻里中心配套幼儿园、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点、社区便利店(含净菜配送)、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类服务功能,拓展X个其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集聚区,着力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15分钟生活圈。2019年,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共投入近2亿元,成功打造了42个社区邻里中心,统筹利用了近40万平方米的各类服务资源,初步实现15分钟社区便民服务圈。2020年,全市计划推进150个社区邻里中心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21个,其中已运营12个;2021年底,建成200个左右的社区邻里中心,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另一方面服务主体多元化。截至目前,我市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共计226个,登记备案社区社会组织2126家,全市实名认证志愿者总数43.7万人。2016年至今,共安排省、市级福彩公益金956万元支持培育社会组织发展项目,项目涵盖扶老助残服务、扶贫济困服务、关爱儿童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等类型,培育了“小桔灯”、“名著小书包”、地铁“小鲜鹭”等一批专业性强、服务优质、社会效益良好的南昌品牌项目。2020年,我市安排市级福彩公益金10万元,计划对40家市本级社会组织开展等级评估。通过评估,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综合发展能力,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的评估目标,为社会组织以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转移职能奠定基础。

二、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一是规范职业准入。原则上每300户左右配置1名社区工作者,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成员依法依规选任产生后聘用;一般工作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般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在35周岁以下。目前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大专及以上占比77.5%,社工水平证书持有人数661人。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建立市、区、街三级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体系,社区正职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56学时,一般工作者不少于24学时,并将培训结果作为考核评议的依据。探索推行“全科社工”制度,普遍建立社区综合服务接待岗,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实行“一站式受理、全科式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开展各类社区工作培训达200余场次。三是拓宽上升渠道。市、区、街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各级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加大从社区正职中招录公务员和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录事业编制人员力度。注重把政治素质过硬、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社区正职选拔到街道(乡镇、管理处)领导岗位。2019年已招录34名优秀村(社区)书记进入乡属事业单位,同时西湖区公交社区李辉、青山湖区湖坊村魏斌被评为“江西省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四是建立薪酬体系。推行“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确保城市社区正职薪酬不低于新录用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公务员转正定级后的科员工资水平。全面落实“五险一金”、取暖费、高温津贴、职业津贴等保障。今年,社区工作者今年的全年报酬最高可达到64000元以上;最低也可达47600元以上。全市城市社区工作者待遇整体水平实现了在中部六省进位赶超,在全省跃居前列。

三、推进社区减负增效

社区工作清单化。2019年9月,市民政局联合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减负增效工作的实施意见》(洪民发〔2019〕1号),进一步为基层社区“松绑”,明确凡属于基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街道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对确需社区协助的事项,应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事费配套”原则,明确社区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文件将原有的248项社区职责精简为14项依法履职事项、45项协助政府事项,20项日常出具证明事项。基层挂牌规范化。在市委办公厅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市民政局具体负责乡(镇、街道)村(社区)挂牌清理整治工作,对乡镇(街道)村(社区)挂牌清理整顿。同时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规范基层挂牌和考评审批的部署要求,下发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关于规范基层挂牌和考评的通知>的通知》,对村(社区)对外只保留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3块牌子,对内保留党群服务中心等9块牌子,并建立长效机制。

四、强化智慧社区建设

2016年12月,按照江西省民政厅统一部署,南昌市在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红谷滩新区、湾里区部分社区开展了智慧社区试点工作,并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先开通了“一库(综合信息数据库)、一平台(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四大应用(社区一卡通应用、志愿者服务应用、居家养老应用、社区健康服务应用)”6大功能模块114个子功能模块。并于2017年4月进行了全市推广。但因为数据不互通,多个部门系统平台分头部署等原因,运行情况不够理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市将在省民政厅统一部署下,进一步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完善内在功能,实现社区治理“数字化”到“数据化”的重大转变,不断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数据化、便捷化、智慧化水平。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城乡社区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巩固党在城乡基层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得到了充分体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市社区治理工作得到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社区自治功能弱化、社区居民参与热情不高、社会组织专业化水平较低、社区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社区治理工作的整体发展。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下一步,我市将以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为重点,“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市域社会治理、市政协十大课题调研等重点工作为切入点,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夯实社区建设基础,完善社区治理体制,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整体水平,在“彰显省会担当、唱响南昌品牌”中贡献民政力量。

感谢您提出的建议及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0年7月21日